• 11-07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近日,我院精神三科与精神六科接连收到患者送来的致谢锦旗和表扬信,感谢我院医护人员对患者精心的治疗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医生们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护士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高度赞誉。     患者张某,女性,在19年之前生孩子后出现精神异常,情绪不稳、乱发脾气、懒散、幻听、妄想。虽然其家人带她辗转各地求医治病,但是治疗效果一直不佳,最近病情加重,再次出现以上症状,于是前来我院就医,收治于女性病区精神三科。入院后,精神三科主任关冬云及医生团队根据患者的症状,经过细致、严谨的检查,此次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在确诊后,精神三科医疗团队做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予以对症的抗精神疾病药物,辅以积极的心理治疗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在该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照护下,最终该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最终顺利出院。     出院后患者及家属为感谢精神三科全体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医德高尚暖人心 医术精湛传四方”—鲜艳的锦旗,诚挚的话语,流露出对医护人员的深深谢意,也是广大患者及家属对我院医疗、服务水平信...
  • 11-04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10月31日至11月1日,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协助淮北市总工会、淮北市卫健委举办了淮北市“康乃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暨职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竞赛,我院院长张跃乾参加了开幕式。     作为此次市总工会所开展“康乃馨”职工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的实施单位,我院共有五位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团成员获得总工会颁发聘书。接下来,我院将根据项目要求,为本市职工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全力为广大职工安心建功立业、舒心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在本次心理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中,我院参赛选手任梦、武金桔、王凡凡稳定发挥,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多元化的心理咨询技能和默契的配合度,通过紧张激烈的理论考试、案例分析及现场竞答三个环节,从全市1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嘉奖。同时我院也获得此次竞赛的优秀组织奖。     活动期间,王振梅主任在八楼会场为从事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卡嫂等60余名新型就业形态的女性劳动者开展了一场精彩的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在讲座结束后,聆听者纷纷表示受...
  • 11-01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11月1日,淮北市精神(心理)卫生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第二次自愿无偿献血活动。我院职工踊跃参加,纷纷卷起袖子,用自己可再生的血液,去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用爱为生命加油。     当天上午8点半,淮北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应邀来到我院。虽然平日里工作繁忙,医院广大职工还是纷纷在工作间隙赶来,填表登记、采血前检查、正式抽血,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拳拳爱心。其中不乏岱河院区与休班的职工,他们也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到献血点,以实际行动传递着生命的温暖。     抽血现场,很多人是多次参加献血的“积极分子”,有的女医生、女护士看上去文文弱弱,实际已经累计献血超过2000毫升;而有的男同志,已经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参与献血了。也有部分人是第一次奉献自己的爱心,他们为了达到献血的合格标准,提前调整了自己的饮食习惯,更是增强了体育锻炼,最终成功献血。一位医生说道:“无偿献血,是另一种形式的救死扶伤,我在入职正式成为医生的那一刻起,就背负起希波克拉底誓言,将尽我全力,挽救更多的生命。”     而另一幕更令人为之动容的画面,是我...
  • 10-31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很多人提起音乐治疗就想到了听音乐,以为音乐治疗就是听音乐或者唱歌。音乐治疗其实是一门独立和完整的学科,诞生于 1940 年的美国,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     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治疗过程,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音乐治疗师必须在严格的计划中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评估、干预和评价。音乐治疗的过程必须包括有音乐、治疗对象和经过专门训练的音乐治疗师这三个因素,通过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生理/物理作用、心理/情绪作用以及审美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我院精神康复科在 2024年初开始为住院患者开展音乐团体康复治疗,通过听音乐、歌曲讨论、歌曲回忆、音乐肌肉渐进放松训练、指导性音乐想象等方式将音乐治疗融入临床康复工作中。2024年9月精神康复科尝试将中国民族乐器引入音乐治疗的活动中,根据古代相关文献记载,《皇帝内经》把五音归属于五行,并与五志相联系,五音通过调节情志变化,从而影响与之相应的五脏的功能活动,达到改善精神疾...
  • 10-31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药师的处方审核能力和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响应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和安徽省总工会《关于开展 2024年全省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皖竞字〔2024〕3号)文件的指示,2024年10月26日,由淮北市药事质控中心主办,淮北矿工总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安徽省审方药师职业技能竞赛淮北市预赛”在淮北矿工总医院顺利举行。     来自淮北市各级医疗机构的20余名药师参与了此次竞赛,他们同台竞技,都展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才华。我院参赛选手,来自于药剂科的王飞飞药师,赛前充分准备,赛时沉着应对、稳定发挥,充分展示了自己过硬的专业素养,通过激烈角逐,最终取得赛事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将代表淮北市继续参加之后省内级别的竞赛。     通过平日里对工作严肃、规范、细致、敬业的执行,对药学知识孜孜不倦的学习与探索,药剂科今年的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院药学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秉持“一切为了大众健康”的服务理念,切实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今后将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合理安全。...
  • 10-22 2024
    社会服务中心
    当提起精神疾病患者,大家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衣冠不整?蓬头垢面?胡言乱语?伤人毁物?疯疯癫癫?实际上,众多的患者经过系统规范治疗后都能够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浩瀚寰宇中的普通一份子,只不过,他们曾经生病了而已。     那么,什么是精神疾病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精神疾病并非“软弱”或“意志力不足”的表现,而是大脑功能异常所致的一系列复杂疾病。它们影响着人的思维、情感、行为和感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这些疾病具有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的成因,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精神疾病的误解与偏见     长期以来,社会对精神疾病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很多人将精神疾病患者视为“疯子”、“危险分子”,认为他们不可控、不可预测,甚至会对社会造成威胁。这些偏见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排斥、歧视和孤立,给他们的康复和社会融入带来了巨大障碍。     打破误解,科学视角下的真相     非自愿性:精神疾病并非患者可以选择或控...